泰州市华晨仪器有限公司 COD消解器 多功能蒸馏器

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做测试时误差是由什么造成的

2025-03-16 类型:企业动态
化学需氧量(COD)测定中的误差可能由以下因素导致,需从样品、试剂、操作、仪器和方法五方面综合分析:

化学需氧量(COD)测定中的误差可能由以下因素导致,需从样品、试剂、操作、仪器和方法五方面综合分析:

1. 样品相关误差

  • 采样代表性不足
    • 采样点或时间未覆盖水体实际状态(如仅采集表层水,忽略底层沉积物释放的污染物)。
    • 样品未充分混匀,导致子样间差异大。
  • 保存与处理不当
    • 未冷藏或避光保存,导致微生物活动或有机物光解(如4℃保存可抑制部分反应)。

    • 过滤时丢弃悬浮物,损失部分可氧化物质。

    • 含氯废水未加掩蔽剂(如硫酸汞),氯离子氧化消耗重铬酸钾,导致结果偏高。

2. 试剂与标准物质误差

  • 试剂纯度或浓度偏差
    • 重铬酸钾含杂质,或未干燥至恒重,导致称量误差。
    •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配制时未标定,或储存中氧化失效。
  • 掩蔽剂失效
    • 硫酸汞未完全掩蔽氯离子,或掩蔽剂过量引入其他干扰。

3. 操作过程误差

  • 消解条件控制
    • 消解温度或时间不足(如重铬酸钾法需沸腾回流2h),有机物未完全氧化。
    • 消解管未完全密封,导致挥发性有机物逸出。
  • 滴定终点判断
    • 颜色变化不明显(如低COD水样),操作者主观判断差异大。

    • 自动滴定仪阈值设置不当,提前或延迟终止反应。

4. 仪器与测量误差

  • 分光光度法
    • 比色皿未配对或未清洁,透光率差异引入误差。
    • 波长校准偏差(如600nm处测定吸光度,实际波长偏移)。
  • 天平与量器精度
    • 电子天平精度不足(如0.1g vs 0.0001g),影响试剂称量。

    • 移液管或容量瓶未校准,稀释倍数计算错误。

5. 方法局限性误差

  • 氧化剂选择
    • 重铬酸钾法无法氧化吡啶、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,导致结果偏低。
    • 高锰酸钾法对氯离子敏感,需额外处理。
  • 干扰物质
    • 亚铁离子(Fe²⁺)、硫化物(S²⁻)等还原性无机物消耗氧化剂,使COD虚高。

6. 环境与人为误差

  • 实验室条件
    • 室温波动影响滴定体积(如温度变化导致溶液膨胀或收缩)。
    • 湿度过高导致试剂吸潮(如硫酸亚铁铵潮解)。
  • 操作熟练度
    • 新手未掌握回流装置搭建技巧,导致冷凝水倒吸或挥发损失。

    • 数据记录或计算错误(如稀释倍数漏乘)。

控制误差的措施

  1. 标准化操作:严格遵循《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》(HJ 828-2017)等规范。
  2. 质量控制:每批样品添加标准物质(如邻苯二甲酸氢钾)验证回收率。
  3. 仪器校准:定期校验分光光度计波长和比色皿,核查移液器精度。
  4. 平行样与空白:每样品至少做2份平行样,扣除空白值(如硫酸汞掩蔽剂空白)。
  5. 优化预处理:对复杂样品(如工业废水)采用稀释、蒸馏或萃取分离干扰物。

通过系统性控制各环节,可将COD测定误差降低至允许范围内(如标准方法要求相对误差≤10%)。

新闻中心 查看更多
资料下载 查看更多